當前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
1-14
原理:腦實質內注射膠原酶,膠原酶破壞血管的基底層,導致滲漏血液流入周圍組織。動物:雄性SD大鼠,年齡10-12周,體重300-350g。麻醉期間,大鼠體溫維持在37度,體溫維持直到從麻醉狀態蘇醒,恢復正常運動為止。建模:大鼠麻醉,固定立體定位儀上,在頭皮上做1cm長的中線切口。用棉簽除去覆蓋在大鼠頭皮上的軟組織,確認顱骨上的Bregma點位置。右側鉆孔的位置:Bregma點前0.6mm,側面2.9mm,微量注射器進入基底節,深度距顱骨平面5.5mm。以0.1ul/min速度注...
1-14
藥品:6-OHDAHCl:16μg溶解在4μLACSF中。ACSF:0.15MNaCl,2.75mMKCl,1.2mMCaCl2,and0.85mMMgCl2。動物:雄性Wistar大鼠,重量300-400g。建模:1.大鼠常規麻醉,然后固定在立體定位儀上。2.暴露大鼠顱骨,在右側內側前腦束(medialforebrainbundle,MFB)上方鉆孔,孔的坐標:(AP),-1.9mm,(ML),-1.9mm,(DV),-7.2mm。3.0.5μL/min,注射4ul,為避免...
12-31
肢體缺血動物模型是進行缺血損傷機制、血管新生等研究的基礎,成功制作一種效果確切、重復性強的肢體缺血模型是保證實驗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。當前缺血性疾病患者日漸增多,以糖尿病肢體動脈閉塞癥(DAO)、閉塞性動脈硬化癥(ASO)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(TAO)為主的下肢缺血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加。國外資料顯示,70歲以上老年人群中僅動脈硬化閉塞癥患病率即可達15%~20%。而患病人群范圍可覆蓋至青壯年,其高發生率和廣泛累及率已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,亟待探索其發生機制、預防...
12-31
藥品:6-OHDAHCl:16μg溶解在4μLACSF中。ACSF:0.15MNaCl,2.75mMKCl,1.2mMCaCl2,and0.85mMMgCl2。動物:雄性Wistar大鼠,重量300-400g。建模:1.大鼠常規麻醉,然后固定在立體定位儀上。2.暴露大鼠顱骨,在右側內側前腦束(medialforebrainbundle,MFB)上方鉆孔,孔的坐標:(AP),-1.9mm,(ML),-1.9mm,(DV),-7.2mm。3.0.5μL/min,注射4ul,為避免...
12-31
1,什么是瞬時轉染和穩定轉染?瞬時轉染:外源片段的表達時間短暫。這主要是因為外源導入的裸露的載體整合入基因組的幾率非常低,所以以染色體外(episomal)形式存在,不能隨細胞分裂而一同復制導致最后拷貝數被稀釋導致的。而且考慮到細胞分裂會稀釋質粒的量,所以起初轉染的質粒拷貝數*。這就導致瞬時轉染呈現一個高拷貝到低拷貝迅速降低的過程,且無法在這個系統上實現可誘導表達。穩定轉染:是相對瞬時轉染而言,進入細胞的質粒整合入細胞基因組中,并能隨細胞分裂穩定傳遞下去。在這個系統中,質粒表...
12-24
肝纖維化動物模型化學性損傷法:雄性Wistar大鼠,體重130g左右,用硫代乙酰胺腹腔內注射,第1次20mg/100g體重,從第二次起12mg/100g體重,每周注射2次,共8周。評價:第3周,在肝小葉間中間帶出現大片的肝細胞變性壞死和炎細胞浸潤,炎細胞浸潤、壞死細胞數和程度超過豬血清模型。6周后出現增生纖維束,纖維增生晚于和少于豬血清模型。大鼠肝纖維組織中有I型膠原的mRNA增多。肝纖維化動物模型四氯化碳法:180~200gWistar或SD大鼠,皮下注射40%-50%CC...
12-24
.將水迷宮加入適當的水,水溫控制在25±1℃。2.實驗前把動物帶入實驗室中熟悉環境。3.設置軟件。4.第一階段:(定位航行)將小鼠頭對著墻壁依次放入四個象限水迷宮進行實驗(所有大鼠需全部做完后換下一象限)。若動物在60s內登上平臺區域,則錄像結束。若動物在60s內未登上平臺區域,則用木棍指引大鼠游上平臺,并停留30s。每只小鼠每天訓練4次,訓練天數為5天。5.每只動物實驗結束后需用干毛巾擦拭,必要時需要使用電吹風吹干。6.第二階段(空間探索):待第一到第四象限全...